撰稿 木兰花乡人事胡莹
2017年4月的一天,我启程前往刚开业不久的木兰花乡风景区。一进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金香的海洋,我已然忘记之前的困乏,如痴如醉的欣赏着风景,五颜六色的郁金香随风摇曳,茂密的树林,各种各样的树在那儿挺拔的耸立着,天上的朵朵白云在树林山间东躲西窜,我有一种身在仙境的感觉。周围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,青砖白墙,绿油油的田野,古朴的葛家湾村民……于是我下了车,走入一个村民家,慈祥的阿婆跟我聊起了天,讲起了葛家湾古老的故事。
阿婆家族的上几辈祖先本是穷人,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靠给地主做农活度日,不过祖辈很能干也很能吃苦,立誓挣钱买属于自己的地。所以给地主家打工,普通人干一份活,他起早贪黑的干两份、干三份,拿到的工钱不舍得吃也舍不得穿,就一心想着攒钱买地。
二十年下来,祖辈终于如愿以偿,买了属于自己的地,但仍然拼命的干活,自己家的地种完了,出去还给别人扛活,一直干到78岁去世。他儿子辈遗传了祖辈勤劳的性格,依然一人打几份工,勤俭节约,希望能买更多的地。
阿婆说她家祖辈立下了家训:积攒的钱用来买地买牲口;谨记勤俭节约、不可享乐,一旦沉迷享乐过于安逸,离败家的日子就不远了。在祖辈家训熏陶下,葛家湾淳朴的民风、勤劳善良的品质影响一代又一代后人。
阿婆家族是葛家湾过去的缩影,村民一辈子离不开土地、牲口,靠种田种地为生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大多数人虽然勤勤恳恳,日子却越过越清贫。近些年来,年轻力壮者纷纷外出务工,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,越来越多的田地荒芜,无人耕种。
阿婆说,直到当年从葛家湾走出去的毛头小伙子葛天才的返乡创业,葛家湾又掀起了返乡潮。
2014年10月底,葛天才高标准打造杜堂村葛家湾美丽乡村破土动工,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,村里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,村里开始迎接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,有些村民看到发展形势大好,办起了农家乐和超市,收入也不错。紧接着,葛天才又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契机,升级建设木兰花乡风景区。
如今的葛家湾实现了大变样。由原先的破旧村庄变成了鲜花簇拥的景区,贫困落后的村民变成了合作社的股民,多年未耕种的荒田荒地也流转给了公司还能得到不错的收益,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回家乡,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了就业,村民的收入来源也从单一的务工/务农收入,转变为四种收入,终于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时代。
葛家湾的蜕变不仅实现了葛天才多年的梦想,成为了发展农村经济、实现农民就业增收创收的典型,更实现了葛家湾村民的幸福梦、富裕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