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第一步就是识图,因为图纸是现场施工的依据,识图要充分了解设计者的意图,找出图纸中出现的问题。
1.识图阶段,程序如下:
1) 先粗后细:先看平面、立面、剖面,再看细部的做法;2) 先小后大:先看小样,后看大样;3) 先建筑后结构:先看建筑图,后看结构图,要核对建筑图和结构图的轴线位置是否相符,有无矛盾;4) 先一般,后特殊:先看一般部位和要求,再看特殊部位和要求;5) 图纸和说明综合:图纸和总说明及图中的细部部位要结合起来看,注意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,规定是否明确,要求是否可行;6) 土建和安装结合:先看土建图时要参看安装图,在安装图上有的,土建图上有没有标识,尤其是预埋件、预留洞,尺寸更要核对清楚;7) 图纸和实际情况相结合:在熟悉图纸的同时要考虑施工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,图纸和现场情况是否吻合,图纸同施工作业、规范有无矛盾等;8) 在读懂图基础上,边看边做好记录。
2.审图阶段
尽量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发现在图纸会审阶段,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,业主提供图纸与正式施工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,而且经常出现图纸不能一次出全的情况,只能边施工边熟悉后续图纸,这给我们的审图、发现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作为土建的技术负责人员审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下几个方面:
1) 工程图纸、设计说明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、清楚、明确;2) 建筑结构图与其他专业图纸之间是否有重大遗漏、差错和矛盾,所用的标准图与设计图有无矛盾;3) 全部图纸的主要尺寸、位置、标高、轴线是否相符,说明是否齐全、清楚、准确;4) 工程结构在施工中有无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,对安全施工有无影响;5) 结构方案和形式,是否能适应企业设备生产能力;6) 基础设计和地质构造有无问题,设计规定与施工现场情况是否相符;7) 外墙饰面与门窗、室内天花高度与设备的管道、外墙的留洞与设备口洞、屋面防水与屋面的设备基础之间有无矛盾。
葛劲松副总强调,技术员在识图、审图的基础上,要深刻的了解和熟悉图纸的每个细节,把所有的节点时间、节点目标集中写在一张图纸上,看上去一目了然,可以有效的节省看图纸的时间,便于节点工期的控制和管理。这是每个技术员应该掌握和具备的技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