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近两年有望超美成建筑资产头号大国 |
35.45万亿美元。 这是中国去年的建筑资产价值,在首次公布的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榜上排名第二。该榜单是英国克力思咨询公司对全球30个国家和城市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,并预测“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,中国有望最早在明年就超越美国,成为世界头号建筑资产大国”。 有关专家指出,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相比,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增速过快。 建筑资产投资增速迅猛 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调查报告显示,中国以35.45万亿美元的建筑资产财富位居榜单第二,而排名第一的美国建筑资产财富为39.73万亿美元,中国有望最早在明年就超越美国,成为世界头号建筑资产大国。 作为考察不同国家实力强弱的替代性经济指标,全球建筑资产财富指数是对30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房产、住宅和商用基础设施,公路、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,以及发电站和供水网络等建筑资产的量化统计结果。 该调查报告指出,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将达到6.1%,这意味着到2022年,中国建筑资产总值将较去年的35.4万亿美元增超一倍,达到75.7万亿美元,这将比美国和印度的建筑资产总和还要多。建筑资产水平较高的国家,应该被认为会催生更高水平的经济产出,因此拥有更高水平的收入。建筑资产财富排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分配。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界人士对此表示,中国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,而且城镇化率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。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,这正是近年来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原因。 盲目发展或致泡沫 长沙近日开建838米“世界第一”高楼也引人关注。事实上,近年来各地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,超高层建筑在中国市场异常火热。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曾在微博上表示,建筑热是信贷过剩的一个信号。历史上,摩天大楼的建造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,但是与信贷宽松、土地价格飙升和过分的乐观预期紧密相关。 我国的城镇化率仍不断提升,还需要大量住房、公路、铁路等。上述经济学界人士指出,对于地方发展热情,要分别对待。一般来说,经济基础较好的省份不会盲目发展,反之,有些落后省份的城市可能会盲目发展,比如鄂尔多斯楼市就出现了大量泡沫。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,中国建筑资产投资平均增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。正因如此,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会使总需求持续增长,略显过剩的产能可以很快被消化,所以投资不存在所谓的泡沫,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可以持续。 上述经济学界人士认为,从长远看,很难判断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过度,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。“还有一点很可能被忽略,那就是去年的城镇人口实质上只增加了不到2103万,即使考虑历年进入城镇却还没有住房的那部分群体的需求,住宅供给也会很快过剩。”他说。 (摘抄于中国建筑新闻网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