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项目主体钢结构封顶,迈入建设新阶段 |
助力全民体育运动,打造绿色节能建筑,近日,由中建八局中南公司承建,武汉万中劳务参与建设的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项目,最后一榀钢结构安装入位,标志着项目主体钢结构已全部封顶。项目冲刺明年5月建成投用。该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襄阳市规模最大、可承办项目最多的全民健身公共运动场所,同时可作为举办省级综合赛事以及国家单项赛事的场地。 据了解,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位于该市东津新区核心区域,按照国家乙类中型场馆标准设计,总建筑面积13.7万平方米,内设400米国际标准跑道、天然草坪的运动场及标准泳池。包括一座体育场、一座全民健身馆及体育配套与生态平台。其中,体育场拥有标准的足球场地,可容纳观众3.3万人。全民健身馆及配套部分将设置网球、篮球、羽毛球及乒乓球场地,满足市民多样运动需求。运动中心还计划设置标准泳池、停车场、酒店、商业配套等。 此外,运动中心规划设计中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理念,将大范围采用中水回用、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。场馆内还设置了无电照明系统,通过高效采集太阳光、自然光,极大地节约能源成本,还可过滤90%以上的有害紫外线。均匀、柔和的光线,可使运动员不受强光干扰。 中建八局该项目总工程师程涛介绍,项目施工团队2020年11月正式进场施工,目前600多人冒着高温酷暑在加紧建设。其中,项目场馆钢结构的整体重量达到6000吨,最大悬挑36.5米。大型钢构件吊装任务繁重、弧形结构多,属于整个工程建设中技术难度大、耗时最长的部分。 为此,项目团队运用数字化技术管理系统,针对钢结构及复杂节点的深化设计,有效解决了钢结构复杂节点可视化交底和结构专业、水电专业碰撞检查、预留预埋等施工问题。同时,借助质量管理系统,项目现场钢结构构件遍布二维码,各构件参数、施工要求一扫便知,便于现场人员随时掌握构件情况。此外,通过“云筑智联”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安全、绿色施工等全方位的管理。“例如工地一旦发生漏电,智能电表可自动切断开关,并通过平台进行报警。”程涛介绍。 为加强质量管控,保证交底书中的质量细节内容能得到贯彻落实,项目采用会议交底、现场交底、挂牌交底、样板交底、BIM可视化交底等多重措施,确保各施工细节一次成优。
除日常巡检之外,项目部每周组织质量大检查、品质工程专项检查及召开质量周例会;西南公司每月进行项目质量检查,项目部每月进行质量评比活动,严格对各区劳务进行考核。
在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,场馆钢结构的搭建属于技术难度最高、耗时最长的部分。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项目按照国家乙类中型场馆标准设计,屋盖桁架采用大悬挑造型结构,金属屋面曲线随主体看台呈现均匀变化,安装时对桁架的空间精度定位要求非常高。 为解决这一难题,项目在桁架分段吊装时,首先采用全站仪进行支撑架的精确定位,搭设支撑架,调整并进行支撑点的复测。在桁架端部贴反射片,并设置缆风绳方便牵引人员对桁架空中姿态、方向进行调整。 场馆除了美观、大气外,在细节处也充分展示出科技元素和绿色环保的理念。项目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,在场馆供配电、给排水、智能化等方面,大量使用绿色节能先进技术产品。
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项目建成后,可满足举办省级运动会的要求,具备举办全国性和其他国际单项比赛的条件,可为市民提供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。 |